我國第二輪水源督查已經開啟
2018年3月,經有關部門批準,全面部署,開展飲用水源環境問題的清理整治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,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行為的調查和糾正,履行“規劃、設立、治理、治理、治理、治理”三項重點任務。依法治理“水源保護區”,即到2018年底長江經濟區縣級以上城市水源地環境問題的清理整治。到2019年底,其他地區將完成縣級以上城市的水源清理整治,努力實現水資源保護目標。
為督促各地加快環境問題的清理整頓,生態環境部決定組織第二輪水源專項檢查,促進水資源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,旨在:1586個飲用水源的6251個問題,應該在今年年底前完成。
第二輪水源檢查于9月1日開始,9月28日結束。有關部門從全國抽調了622名重點執法人員,分四批對全國飲用水源保護區的6251個環境問題進行檢查,逐一檢查各問題的進展情況。其中,重點突出“零進度”問題和嚴重滯后于整改的問題,進一步找出原因,加快整改進程。
就在9月1日,全國第二輪飲用水源環境保護集中監管工作正式啟動。
實施第二輪水資源專項督查的背景是什么?近年來,我國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,但保護形勢依然嚴峻。在一些地區,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界不清,邊界不清,違法問題普遍,環境風險突出。
第二輪檢查重點在于逐一檢查和清理6251個環境問題、改進方案、進展和存在的問題,并在此基礎上研究確定下一步的工作措施。只有監督和掌握全面、完整的第一手資料,才能為后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。我們要求檢查組通過水源檢查APP填寫所有問題的現場檢查細節,并上傳現場照片和相關證明材料,被檢查區域也可以通過APP時間提交相關文件和證明材料。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。在查清問題的基礎上,及時向社會公開,對問題嚴重滯后的地區進行報告和批評,強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,形成嚴查嚴查的局面。持續高壓,保證了第二輪水源專項監督的有效性。
第二輪的水資源專項檢查將進一步督促市、縣政府加大信息披露力度,每天公開檢查工作。同時,我們要求各地及時向社會開放,對水源進行專項監督管理,并積極整頓有關問題。
各地要認真執行有關部門的決策部署,堅定不移地推進飲用水源環境問題的清理整治,取得階段性成果。為進一步加快解決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,有關部門于2018年5月20日至6月2日組織了第一輪全國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集中監測。鑒于2018年的任務,第一輪檢查是在各地報告的3991個環境問題的基礎上,發現了2260個新問題,進一步檢查了問題庫,建立了賬戶。
通過全國各地飲用水源的現場監督,督促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政治地位,積極履行環境保護責任,加快清理整頓問題,加強后續監督管理,確保飲用水源水質安全。